道教拜师程序
道教界向来讲究拜师仪式,师徒的师承关系、名份极严而著称于世。要想成为师门正式弟子,一须经过师父几年的反复全面考察,考察的目的(在道场做事情积累功德,消除业障,熏习经典,奠定福德基础,方有入道资本,以便后日修道无魔,道业精进)培养福德好入道;二是入门后前后都有针对性的“功、课”以便因人施教。身强志坚、方能品行端正。符合条件须举行隆重的拜师仪式,在拜师仪式上要当众宣读《拜师帖》,要表明拜师者愿意拜某人为师;要表明自己入门后学习弘扬本门的决心。同门师叔或师兄要当众宣读《门规师训》,并对其提出入门后在遵纪守法、尊师重道、文德武风、刻苦练功、等方面的要求。
拜师仪式:择黄道吉日
二、集体拜祭祖师爷,师父拈香。
敬茶、呈拜师贴《拜师贴》,内有压贴礼(也可拜师前向师父交拜师礼金)。
四、师父加持灌顶(传度、冠巾),开示师承、门规、戒律:
第一皈身太上无极大道“永脱轮回,故日道宝”
第三皈命玄中大法师“不落邪见,故日师法”
初真戒说云:凡初入太上正宗法门,无论是在道宫或俗家,必先遵依太上金科玉律,严守戒规律文,供奉道祖遵像,还要请师盟证,书写表文焚化都天纠察王灵官天君,信受三皈依戒。
皈依三宝是‘皈’投’依’靠三宝,请求救护,而得解脱众苦的意思。世间上,小孩子需要依靠父母,生命才得安全:老人需要依靠拐杖,走路才能安稳:航海的人需要依靠指南针,船只才能平安返航:黑夜中需要依靠明灯,行人才能看清方向。
同样的,世间上邪魔外道、坏人坏事很多,有了道经师三宝加持,德增福长,命运就会吉祥。
积功归根五戒
二者,不得荤酒。戒洒者,非身病,非礼法,皆不得饮。身病,谓己身病,应以酒也。法礼者,尊卑之礼,真灵之飨,刚不至于失之者也。
四者,不得偷盗。一钱以上,有主无主,非己之物,皆不妄取。在地地官,在水水官,在人人主,如是则无无主之物。
此五戒者,持身之本,持法之根。凡能持此五戒精进无虞者,益算延龄,天神护佑,永脱五刑之苦,世世不失人身。
对于财物方面来讲:夫人之贫富,命禀生初悉已前定,若生财有分,用尽还来,若胎骨受贫,广求不富,能明此理,一切取觅付之自然,非己之财不妄取,非义之财不苟得。合得之财,随分取可,不陷于贪求无厌之欲,能做到“十戒”的人,则心领神会,精足神明,修道积德基矣。
六、做皈依科仪道场。
皈依道教有什么作用?
今有
善信 建生于 年(农历) 月 日 时,所属
发愿
第一:皈身太上无极大道,永脱轮回故曰道宝;
第三:皈命玄中大法师,不落邪见故曰师宝。
弟子,至诚发愿皈依无上道宝,太上无极大道是我所尊,宁舍生命,终不皈依天魔外道。
弟子,至诚发愿皈依无上师宝,玄中大法师是我所尊,宁舍生命,终不皈依外道徒众。
一:爱国爱教,乐于助人;信仰虔诚,心怀仁慈,感化天下苍生。
三:此证只限本人使用,不得涂改和转借他人,如有遗失须申明作废,向发证单位申请补发。
五:皈依弟子和入道弟子之间要保持团结和友好联系,互帮互助。
七:此证只限于在道教开放宫观使用。
太上老君所命积功归根五戒
虚皇天尊所命初真十诫
第二:戒者不得阴贼潜谋害物利己当行阴德广济群生。
第四:戒者不得邪淫败真秽慢灵气当守贞操使无缺犯。
第六:戒者不得谗毁贤良露才扬己当以称人之美善不自伐其功能。
第八:戒者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惠恤贫穷。
第十:戒者不得轻忽言笑举动非真当持重寡辞以道德为务。
十方常住道经师三宝在上:
千千兵马万万神灵在上:
皈依玄门正一天师派第 代 为师,为 代弟子,取道名:
天运 年 月 日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