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咨询:189 6729 7085

国学文化

专家团队

修道中的无意识境界,其实是这种状态!

来源:本站 作者:admin 发布日期:2020-30-04 点击次数: 1919

前者得来的是快乐,后者得来的是快感。

很多时候,人会有这样的情况,当他进入了发呆的状态,也许什么都没有思考,心里那一刻没装什么东西,耳朵也没有堵上,眼睛也都睁开着,可是对周围全然不知,好像自己进入了其他世界。

这就是人体所存在的本能。

对于一般人来说,“道”究竟是什么,很难三言两语说得清楚,即便有人能说清楚,也未必看明白。

《南华真经》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。

仲尼曰:

曰:

吾处身也,若厥株拘;吾执臂也,若槁木之枝;虽天地之大,万物之多,而唯蜩翼之知。

孔子顾谓弟子曰:

这段话的意思,主要是说孔子很惊讶这位驼背的老人在粘树上的蝉,就像在地上拿东西一样简单,他很想知道为什么,所以就问这位老人是不是有道在身。

其实他是经过了特殊的训练:他要练习用竿累起丸子,而且保证数量逐渐增加,而出错的几率逐渐降低。

在完成举臂的过程中,“若槁木之枝”而且要“唯蜩翼之知”。

也许有人会说,这个太简单了。

我们以为很多身边的事情是小事,完全可以人为操办,但是最后事实证明,是被自信给害了。

二、两种最常见的脑电波

因为我们自身有杂念,心不定,所以无法凝神静气,当你越想用控制的方式实现目标,最终只会导致失败。

α脑波,放松性警觉。

当人们在做“白日梦”或遐思时,脑波就会呈现这种模式。这种模式下的人应该是处于放松式的清醒状态中。

它以每秒钟12-25周波的频率运行着。

实验证明,前者比后者的效率更高,作用更大。

《道德经》中说:

是谓无状之状,无物之象,是谓惚恍。迎之不见其首,随之不见其后。执古之道,以御今之有。能知古始,是谓道纪。”

可以看出,人处于放松性警觉的时候,并不是有意识地去完成一件事情,而是处于无意识的境界。

在“恍恍惚惚”中,唯有“天地与我同在”的豁达,以及面对事情愉悦、清静、圆融。

道家并不主张“无”是不进取,也不主张“无”是要等同于没有。

至少从心理学的应用来看,大家应该尝试进入放松性警觉的状态。

但是,也有一种“视而不见”的情况,刚好与《南华真经》中驼背老人刚好相反。

他走出没多远的时候,就被抓住了。

他回答不知道,当时自己只是看到金光闪亮的金子。

但是,当自己进入道门之后,与诸多信众一起探讨人生中的波折,很多关于人的根本问题,其实就是在不断重复这个故事。

外物的获得,往往是努力的结果,当你把外物当成努力本身的时候,你就和上述的主角一样,容易将所有人忽略掉。

回到最开始的话题:“众生皆有道性。”

前者得来的是快乐,后者得来的是快感。

乐是永久有意义的状态,感是转瞬即逝、欲壑难填的未来,孰好孰坏,相信诸君自有选择。